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资助育人实效,加强受资助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和感恩意识,引导他们珍爱信用,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2022年6月20日晚,我院在新教学楼A201教室开展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以诚待人 以信立身”诚信教育与金融安全知识讲座,讲座由辅导员朱丽景、王旭晨老师主讲,近50名勤工助学助理和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线下聆听本次讲座,300余名同学通过钉钉线上观看现场直播参会。

讲座伊始,朱丽景老师从“诚信大家谈”角度为同学们讲述了何为诚信,告诉我们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是我们立足校园生活的基本修养。接着,围绕“资助政策与诚信资助知识普及”介绍了学校多种形式的困难资助政策体系,告诉同学们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要做到拒绝虚报,诚信受助。然后,介绍了不诚信申请贫困生认定受到处分的警示案例。比如,一些同学通过虚报家庭情况信息骗取资助资金,经核实后不仅将受到学校处分,更是触犯法律红线予以刑事处罚;还有一些同学获得助学金、助学贷款后不是用于缴纳学费、及时还款,而是用于贪图享乐、攀比购买高档消费品、从事商业和炒股,学校可以取消其贫困生认定并加以处分。提醒同学们如果有上述严重失信行为,相关不良信息也会载入个人征信系统,对未来的生活和就业都有很大影响,不能为了一时私利赌上自己的信用,要做到勤俭节约,拒绝攀比,合理规划,心怀感恩。


接下来,朱丽景老师就“征信小知识与金融诈骗防范”给大家普及了征信基础知识、信用报告主要内容、不良信用信息来源、征信查询渠道等内容,倡议同学们通过正规渠道查询信用报告、重视关注信用状况。同时介绍了三种个人征信骗局,即征信查询骗局、征信修复骗局、注销网贷骗局,提醒同学们任何声称可以帮你征信洗白、注销网贷不良信息的个人和机构都是骗子,记住谨防征信诈骗的四个“不要”,即不要点陌生链接、不要输银行卡号、不要输密码、不要转账,提高防范征信金融诈骗的意识。

讲座最后,王旭晨老师围绕“防范网络诈骗”内容,介绍了近两年来学校通报的既往安全事件情况,强调目前学校网络诈骗频发、涉案金额动辄达数万元。提醒大家目前网络诈骗呈现出犯罪地点跨域化、手段智能化、形式集团化、对象广泛化等新特点,防范网络诈骗切不可掉以轻心。随后,给大家普及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熟人诈骗、投资理财诈骗、冒充客服退款诈骗、“杀猪盘”、注销网贷诈骗等常见的诈骗手段,希望大家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不要上当受骗。

最后,王旭晨老师详细讲述了被骗后的五个补救措施,提醒同学们在体验生活美好的同时,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诱惑,做好个人防范,自觉抵制各类诈骗。提高自控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攀比,生活支出应当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做到考试诚信,加强个人征信管理,维护好个人的金融信用,为今后工作、生活、家庭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次我院的诚信教育与金融安全知识讲座的开展不仅增强了我院学生的识骗、防骗能力,同时通过全面的资助诚信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有利于进一步构建诚实守信的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