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准备
西安理工大学 姜超 刘羽扬 赵华朋
摘要:新时期,工科大学生面对着激烈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就工科大学生如何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走出择业误区进行了认识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准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的工程技术人才有了长足的改观,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作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1997年我国普
通工科院校仅286所,其中大学、专门学院213所,专科学校73所。当时的工程教育规模,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事业单位对工科毕
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工科毕业生拥有众多的职业选择机会。如1992年浙江大学毕业生的供需比高达1:5.5以上。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大幅度扩招。但是,由于投入跟不上及大学生择业的误区,高校扩招后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和隐患,造成了新的失业群体。新时期大学生毕业后难于找到工作,出现了所谓的“考研热”、“公务员热”,出现失业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大学生包括工科大学生在内,遭遇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就业寒流”。面对激烈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工科大学生就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去争取和创造机遇。
一、工科大学生就业的素质准备
“素质”是指“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
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素质准备既是未来从事职业应有的,也是在求职过程中应具备的。工科大学生的素质准备包括:
1、具备“全面素质”
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处于愚昧落后的时代;而仅有科学技术,没有文化素养,人类将失去一种精神。科技与文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两大支柱。工科大学生应具有符合现代社会文明的全面素质,即科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辩证统一。
目前,大多数工科大学生表现出现代高科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的不相融合,或是对现代高科技的认识肤浅、幼稚,或是对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的认识欠缺、贫乏。在校学习应
试化,工作之后也很难将二者相互运用。这样,就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难以承担起发展我国高新技术所赋予的重任。钱学森曾说,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他自己就广泛涉猎于哲学、艺术。因此,工科大学生要全面发展,不但要掌握现代科技知识,还要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高贵品质,使自己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2、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之一。工科大学生应具有的合理知识结构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一个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工
程技术人员,除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2)具有管、贸、经、法及其它社会科学的知识。(3)大容量的新知识信息贮备。及时了解当今科学技术
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以及本学科与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
为此,高等工科院校培养工程人才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及未来世界的变化出发,以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为依据.努力培养高级工程科学人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高级
工程管理人才。特别是由于许多工程项目都存在内部管理问题,科技向生产力转化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同样是经济和管理问题。毕业生在求职中,懂市场经济和管理是一个很大优势。
3、锻炼较强的科学思维和创造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才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工类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最受用的一种能力。恩格斯有句名言:“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然而,思维活动
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它不仅以知识和其他智力因素为基础,还需要非智力因素(兴趣、性格、意志等)的支撑,是综合因素的体现,只有强化思维训练,挖掘思维潜能,才能培养起工科
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工科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易犯的思维问题有:不完整思维、惯性思维、主观思维和一次性思维。在学习中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经常思考,学会把握本质、适应变化,养成反复深入思维的习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主动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时要进行学习的思维训练,千方百计地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启发思维。提高独立性和批判性能力。努力培养自己的独创意识,不惟书、不惟上,敢于提出问题,创新除旧。
开拓创新能力是人才整体素质的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开拓创新能力的基础。创造性能力是指善于发现和创造新事物。一个人富有创造力,就能批判地对待一切,打破旧框框,
开辟新天地。工科大学生培养创造力,首先要激发好奇心理,好奇心产生求知欲,再激发出创造力;其次提倡大胆怀疑精神是培养创造力的发展前提;最后,标新立异是在继承基础上的飞跃和独创,也是创造性能力的关键。
4、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体魄是从事工作的基础,充沛的工作精力来源于健康的体魄。新形势下,生活、工作节奏都不断加剧,要能适应这种节奏和变化。身体和体能既能紧张工作,又善于调节放
松,使身体和体能始终处于和谐的最佳状态,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二、择业误区和心理准备
工科大学生由于错误的择业心理和方式,再加上缺少择业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常常导致他们走向择业误区。
1、自以为是,期望值偏高。从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需求形势看,理科、工科类毕业生就业率相对高一些,文科类相对低一些,工科专业技术领域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要比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好得多。据统计,工科、理科、文科三类学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差距大约是8个百分点。许多工科大学生因此认为,工作难找不是针对自己而言的。对一般工作有“三挑选”:一是挑地点,到大城市,到经济发达地区;二是挑工作单位,到有住房,工资、奖金、福利高的单位;三是挑选有兴趣的工作。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2、互相攀比。少数工科毕业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由于每个人自身素质、综合能力、社会背景及机遇时机把握程度不同,导致部分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对待,怨天尤人,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在此心理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同学的就业单位存在少许差别,就彷徨放弃,事后却又后悔不已。
3、缺乏自信,错失良机。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工科大学生或因所在学校不知名,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缺乏自信
心,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往往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不自身所长,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变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4、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靠父母或动用关系网。有部分工科大学毕业生,虽然接受了几年的高等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受社会不良观念影响。有人为了留在大城市提出“要城市不要专业”,动用自己的关系网。就业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缺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
为了顺利地就业及事业上的成功,工科大学毕业生必须对自己存在的心理误区进行调适,做好心理准备。
首先要认清形势,做到心中有数。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
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2008年,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人制度的双向选择,主动“推销”自己,而不能等、靠、要。再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不要把留在大城市、端着“铁饭碗”作为首要选择,也不要只选择外企、合资企业,而要面向基层、西部,自主创业。“先就业,再择业”。最后要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为“大众教育”。工科大学毕业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理想就业。
三、思想准备:“以天下为己任”
保罗·肯尼迪在他的名作《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提供了1750~1900年间中国制造业产量在世界制造业总量(100)中的相对份额。1750年,整个欧洲占23.2%,美国占0.1%,日本占3.8%,中国竟占32.8%,但到1900年中国仅占6.2%。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很大程度上与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一辈科技人员为我国经济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涌现出“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的历史时期,工科大学毕业生即将活跃在生产建设的第一线,走向社会,回报祖国更要“以天下为己任”。
1、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司马光:“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在他以后参与的一切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起着灵魂、动力和方向作
用。工科大学生不单要具有专业技术,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核心。纵观历史,我们大学生是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而工科院校的传统更具特色。例如: “交大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把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概括为:爱国爱民、务实求真、敬业律己,为中华的崛起而献身。
2、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价值取向。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等的向往。如果大学毕业生确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就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前途与整个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联系起来。职业理想既反映了毕业生人生目标,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他还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学家、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也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这种崇高的择业观,是值得每一个即将进行职业选择的工科毕业生认真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杜万祥.工科大学生就业导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
2、石福刚.我国知识失业的成因与治理[J].甘肃科技纵横,2006(4)
3、杨凤.关于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4、陈石清,熊道陵.新形势下如何从思想上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